江苏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建于1912年,西式古典式。
原为教员Mr.Moss宿舍。位于南大北园西墙跟下,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356平方米。该楼坐西面东,砖木结构,地面二层,地下一层,四坡顶,青瓦,楼顶建有老虎窗,入口设有雨蓬,以四根古典风格的圆形立柱支撑,是一幢具有典型西洋风格的小洋楼。
赛珍珠是享誉世界的美国文学家。她为促进中国和西方世界的相互理解作出了杰出贡献,被誉为“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”。拥有双重世界、双重文化视角的赛珍珠,能够平等面对各种宗教思想,并超越各种宗教的形式束缚,形成独特的世俗化宗教思想。二十世纪初,很多西方人正是从赛珍珠的作品中,形成对中国的最初印象,并萌生了对中国的好感和向往。而她的慈善事业及深厚的中国情结,至今在影响与感动着世人。
赛珍珠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,父亲为在华长老会传教士。她出生刚4个月便被父母带到中国,后在镇江和上海读书。她在中国长大,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。因崇拜中国清末名妓赛金花而取名赛珍珠。17岁时她回到美国进入弗吉尼亚州伦道夫——梅康女子学院学习心理学,毕业后返回中国。1917年她与美国青年农艺师卜凯结婚,卜凯教授农业技术和农场管理的课程,创办了金大农业经济系并任系主任,因出版《中国农家经济》等书而被视为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。赛珍珠则在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,并先后在东南大学、中央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教育学、英文等课。1921年至1931年间,她任金陵大学外语系教授时和卜凯生活在这栋小楼里,备课、批改作业、参与社会工作、莳花弄草、会见中外各界人士,直至离开中国,一直在此居住、写作。
1932年,赛珍珠凭借小说《大地》获普利策小说奖;1938年又凭借“大地”三部曲、《异邦客》和《东风·西风》中“对中国农名生活进行了史诗般的描述”,“为中国题材小说作出了开拓性贡献”,成为美国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。1942年的《龙子》,是赛珍珠描述中国抗战题材中的扛鼎之作。
新文化运动中,身处中国的赛珍珠在思想和心灵上深受冲击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,她着手翻译《水浒传》,1933年出版,译名为《四海之内皆兄弟》(All Men Are Brothers),是《水浒传》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,获得成功。当时的评论家和学者都盛赞赛珍珠翻译经典巨著《水浒传》的壮举。在当时的后殖民语境下,《水浒传》赛珍珠译本更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。这些为赛珍珠赢得盛名的作品,大都是她居住在金陵大学的这栋小楼里,边教书边创作完成的。可以说,南京大学“赛珍珠故居”这座砖砌小楼,完整地见证了她不同凡响的文学成就。相对而言,对赛珍珠文学成就的研究进程仍显得暧昧而迟缓。不过,二十一世纪以来,已有较大改观。“2016年赛珍珠与亚洲”学术研讨会就在江苏大学举行。
引用自《南大建筑百年》——周学鹰 马晓 著
图片来源:佘治骏